第七十二條 旅游者在旅游活動中或者在解決糾紛時,損害旅行社、履行輔助人、旅游從業(yè)人員或者其他旅游者的合法權益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七十三條 旅行社根據旅游者的具體要求安排旅游行程,與旅游者訂立包價旅游合同的,旅游者請求變更旅游行程安排,因此增加的費用由旅游者承擔,減少的費用退還旅游者。 第七十四條 旅行社接受旅游者的委托,為其代訂交通、住宿、餐飲、游覽、娛樂等旅游服務,收取代辦費用的,應當親自處理委托事務。因旅行社的過錯給旅游者造成損失的,旅行社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旅行社接受旅游者的委托,為其提供旅游行程設計、旅游信息咨詢等服務的,應當保證設計合理、可行,信息及時、準確。 第七十五條 住宿經營者應當按照旅游服務合同的約定為團隊旅游者提供住宿服務。住宿經營者未能按照旅游服務合同提供服務的,應當為旅游者提供不低于原定標準的住宿服務,因此增加的費用由住宿經營者承擔;但由于不可抗力、政府因公共利益需要采取措施造成不能提供服務的,住宿經營者應當協(xié)助安排旅游者住宿。 第六章 旅游安全 第七十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tǒng)一負責旅游安全工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依照法律、法規(guī)履行旅游安全監(jiān)管職責。 第七十七條 國家建立旅游目的地安全風險提示制度。旅游目的地安全風險提示的級別劃分和實施程序,由國務院旅游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將旅游安全作為突發(fā)事件監(jiān)測和評估的重要內容。 第七十八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依法將旅游應急管理納入政府應急管理體系,制定應急預案,建立旅游突發(fā)事件應對機制。 突發(fā)事件發(fā)生后,當地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和機構應當采取措施開展救援,并協(xié)助旅游者返回出發(fā)地或者旅游者指定的合理地點。 第七十九條 旅游經營者應當嚴格執(zhí)行安全生產管理和消防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規(guī)和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具備相應的安全生產條件,制定旅游者安全保護制度和應急預案。 旅游經營者應當對直接為旅游者提供服務的從業(yè)人員開展經常性應急救助技能培訓,對提供的產品和服務進行安全檢驗、監(jiān)測和評估,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危害發(fā)生。 旅游經營者組織、接待老年人、未成年人、殘疾人等旅游者,應當采取相應的安全保障措施。 第八十條 旅游經營者應當就旅游活動中的下列事項,以明示的方式事先向旅游者作出說明或者警示: (一)正確使用相關設施、設備的方法; (二)必要的安全防范和應急措施; (三)未向旅游者開放的經營、服務場所和設施、設備; (四)不適宜參加相關活動的群體; (五)可能危及旅游者人身、財產安全的其他情形。 第八十一條 突發(fā)事件或者旅游安全事故發(fā)生后,旅游經營者應當立即采取必要的救助和處置措施,依法履行報告義務,并對旅游者作出妥善安排。 第八十二條 旅游者在人身、財產安全遇有危險時,有權請求旅游經營者、當地政府和相關機構進行及時救助。 中國出境旅游者在境外陷于困境時,有權請求我國駐當地機構在其職責范圍內給予協(xié)助和保護。 旅游者接受相關組織或者機構的救助后,應當支付應由個人承擔的費用。 (責任編輯:勇先創(chuàng)景) |